English

面向新世纪的素质教育

2000-04-11 来源:光明日报 李世勇 我有话说

编者按: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发表后,在全党、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个深入学习、贯彻谈话精神,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的热潮正在兴起。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今天本刊特刊发深圳市石岩公学校长乔树德关于如何加强素质教育的经验与体会,相信会给人以启发。

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其科学内涵

采访人:石岩公学从1995年建校初期,就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请乔校长谈谈您对这个概念的科学内涵的理解。

乔树德:1997年10月16至18日在深圳召开的全国首届民办学校德育工作研讨会上,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此前在山东烟台召开的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的精神。这次会议如春风扑面,吹散了我们在教学改革上的一些疑虑。事实上从创办石岩公学开始,我们就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探索。从我几十年教育生涯中,也深深感到重能力、重素质的迫切性,所以在我写的《建校方略》中特别突出以人才为主的思想。我国80年代提出了素质教育问题,经过10多年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大家对这一问题基本上取得了共识。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要了解素质教育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素质。我个人认为:素质是决定一个人的整体能力和整体价值的最基本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它具有先天的遗传性和后天的养成性。而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能够稳定、长期发生作用的基本能力结构,包括人的思维能力、智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等。素质教育正是要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在人的天赋条件的基础上,融进社会的新质,使人的自然素质得到改造,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石岩公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体现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主渠道除了课堂教学、学校教育活动,还运用课外学科和文体活动、由生活老师担负的生活自我服务的教育活动;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素质培养,使德育教育寓于细微之处,使德育教育体现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在这种以素质教育为主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石岩公学的素质教育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在200多名专任教师中,有50多人在各级各类教学活动中获奖,其中有13人获得国家级教学大赛奖;有300多名学生在作文比赛、珠脑速算比赛、体育和艺术教育大赛中获奖。短短的5年里,我们让素质教育之花开遍了石岩公学的每个角落。

从现代人才模式到素质教育

采访人:我曾经读过您的《现代人才教育模式论》一书,其中已经体现了重视素质教育的几个方面。您认为素质教育是您教育思想的飞跃,还是一种延续?

乔树德:这个问题提得好。我认为任何理论都是通过实践来认识,更要靠实践来检验。现代人才模式主要是我在蛇口育才中学教育实践的总结。现在看来,这段实践加速了我对素质教育及现代人才观的认识,体现了我们对现代人才教育变革与选择的心态。在那本书中我曾提出:21世纪即将到来,新的社会变革日益加剧,社会发展在给人才提供必要条件和机遇的同时,也对人才的类型、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目前的人才整体素质必将决定我国在未来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高要求,这种要求反映在人才的培养观念上,首先要产生教育观念的变革。一方面要革除理想化的观念,不能用一种模式来要求不同的人。把教育的总体目标与一个具体学生等同起来,要求一个学生“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对具体人才具体培养,针对其特点发展他的个性,树立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要破除“唯书”、“唯师”的观念,培养勤于思考、敢于开拓的创造性人才。在传统教育中,我们往往把回答书本知识的考分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这样的人才是无法适应时代变革的,因此现代教育必须要重视素质培养,训练人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一种有利于人才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环境,鼓励他们突破旧框框;还要善于发现和精心培育杰出的优秀人才,使他们能够在更优化的环境中加速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对现代人才观的认识就是素质教育观点的一种表达方式。

采访人:您认为在一个学校里怎样实施素质教育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乔树德:1997年国家教委领导曾对这个问题讲了很好的意见,现在看来对我们仍有启发。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不是升学教育。考试可以调动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会把一些学生推向厌学的边缘。近几年接连出现的学生中的怪现象,也说明了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也就是要从改革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上入手。

课程的改革是一个核心问题,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学制的改革,都要经过教学课程的改革来加以落实,方法的改革也要以教学课程为前提。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最敏感地反映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但也应看到,课程本身是一个整体结构,课程改革要兼顾学科、儿童和社会三大要素,即课程设置既要考虑知识和逻辑体系,又要顾及到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发展对新知识的需求,以及新知识产生所带来的振荡。同时,就课程内容来说,要善于找到各学科相互之间和学科内容的必然联系,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组合成优化的课程结构,才能使课程改革真正做到学科结构、儿童自身和社会需求三位一体,既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由于我的这种办学思想由来已久,所以从1997年开始,公学几个领导就反复研究、分析,认为实施以课程为中心的改革是充分发挥公学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为此我们改革公学的现行建制,成立实行九年一贯制的普九部和综合高中部。改革课堂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并切实减少学生负担,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质量。改革考核制度,在对学生的考核上坚持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以平时考核为主。在对教师的考核上,坚持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与领导评价相结合,并以学生评价为主的原则。这样做,既保证了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可以充分学到应学的东西,也使课堂外可以有更多的健康的文体活动来保证他们的身心与情操的锻炼。事实说明,通过减负和加强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法得当,并不会降低教学质量,反而可以更好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的素质。

“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

采访人:素质教育力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但同时又对老师的素质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预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动,教师的思想、能力都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记得您在育才中学当校长时,曾反复提过这样一种理念:“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这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将会给教师一种新的启发,请您谈一谈这种说法的由来及现时意义。

乔树德:刚才我讲过,很多在理论上的深入探讨,都来源于教学实践,当然,它也必须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您说得对,减负和推行素质教育,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石岩公学的教师是从全国招聘选拔过来的,但也有逐渐跟不上时代脚步的。如何提高这些人的水平,使之逐步适应公学的办学特色,是公学领导长期关心的问题。首先要在教师的观念上来一个转变,这就是您刚才问到的“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的观点。

对全体教师明确要求“不当教书匠”,其意义不仅在于对教师提出一个较高的工作要求,而在于提示了一种职业的尊严——教育不是一种工匠的行为,不是随便可以应付的,也不是谁都可以轻易胜任的,从而来唤醒教育从业者的尊严。既然不应做“教书匠”,那么很自然地要做“教育家”。这是一种顺势导向。教师是有着主动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人,而教育最需要的最可贵的则是主动与创意。“教育家”作为一种奋斗方向,虽然不是人人可以达到的目标,但是可以成为人人努力奋斗的方向。这一点上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追求的过程,有这样一个追求,工作中就可以力戒平庸,让每位教师都成为人人尊重的“人才”,就可以取得不断激发工作热情的效果。一个受到大家尊重的人,他的活力将是无法限量的,他会十倍地提高工作效率。

从石岩公学几年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事实上,有关教学上的素质教育问题,都和教师队伍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推行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没有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是不行的。所以我当时提出的这种观点在石岩公学仍然适用。育人者先自育,不是强迫而是运用机制来激励和约束教师,就可以促使教师没有任何理由把自己降格为“教书匠”,而是要加把劲,力争成为教育家。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从1997年我们通过对教职员工的培训来不断端正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号召教职员工自觉树立“四有新人就是人才”的新人才观;“全面发展,个性突出”就是好学生的新学生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新教学观和“教师是学生人生引路人”的新教师观。在推动素质教育中,坚持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

联系公学实际继续抓好素质教育

采访人:听了您的谈话,我们对您抓素质教育的作法感到由衷的敬佩。近期江总书记又针对减负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结合石岩公学实际,请您谈一谈进一步实施减负和加大素质教育力度的想法。

乔树德:江总书记的谈话,我们已经组织了全体教职员工反复进行了学习和讨论,这个谈话对我们来讲是非常宝贵和非常及时的。对照总书记谈话的精神,认识到我们石岩公学的办学路子是正确的。但对照检查我们的工作,我感到公学下一步的发展还存在一些思想障碍需要解决:一是新旧教育思想之间的矛盾;二是实施素质教育,加速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改革课堂教学要求与目前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水平存在差距的矛盾;三是公学期望形成“低进高出”和“高进特出”的办学特色与当前普遍存在的传统教学模式和管理水平还不太适应的矛盾。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措施:首先我们计划突出抓好围绕减负问题对照检查我们的工作,不仅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要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注意处理好减负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全面理解减负工作的实质,把握好“度”,既要减负又要贯彻要求严格的方针。同时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树立学校教育、家长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观念。现代社会里,学生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书本上,而且还表现在课堂教学外的许多方面,他们和社会息息相关,每时每地都在接受各种信息,学校教育要主动思考,配合引导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石岩公学是寄宿学校,因此对课外教育要更加引起重视。我们已建立网站,准备和一些有条件的家庭联网,使家长们随时可以在网上查询到学生的情况,以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协助把学生教育好。

学习江总书记谈话,就是要全面深刻领会《谈话》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要以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明确方向,端正教育思想,牢固地树立素质教育观念。石岩公学在素质教育方面虽然行动早,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我们还要继续对照总书记的谈话查找差距,我们要以《谈话》作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下大力气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进一步增强自制力、鉴别力、抵抗力,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各种歪风的干扰,努力营造适合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良好的社会与学习环境,使公学的各方面工作再上新台阶。

总结、回顾、追求、梦想

采访人:石岩公学已经走过了5年的历程,您本人也从教47年,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尤其是在蛇口育才中学和石岩公学,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用到了教育上,可以说是一生辉煌灿烂。面对21世纪,回顾这段经历,您对自己的教育生涯将作如何评价?

乔树德:过去的5周年,在我一生中将是难忘的。过去的5年我在公学校长的岗位上,以维护公学利益、推动公学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为最高准则,致力奉行“把心掏出来”的座右铭。我是校董会常务副董事长和校长,对上,我要对董事会负责;对下,我要对全体师生负责。在深圳创办这样一所学校,得益于深圳特区的经济社会环境,得益于各级领导的支持,得益于一大批热心教育的老师,我自己只是一个教育理论的探索者和教育行政工作的组织者与实践者,石岩公学的师生们为公学教育的发展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劳动。他们对实施素质教育和石岩模式做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试验,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把素质教育的思想,有机地融合在学科教学和各类活动之中。每当想到这些,我就备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当想到这些,我就有一股“赶快做”的思想在涌动。

面向21世纪,我们石岩公学最重要的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在公学这个素质教育的试验场里,更好地发挥公学办学体制的优势,把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与石岩公学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把领导和教师的工作中心放在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上来。在这个平凡而神圣的工作过程中,使石岩公学这朵特区教育园地的奇葩,更加鲜艳夺目、光彩照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